啤岭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发电厂小汽轮机轴承润滑油温度偏高

2018-04-27

  机组为南京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C330/N350-17.75/0.981/540/540型汽轮机,采用上海电力修造总厂制造2*50%型号为:FK6F32M汽动给水泵配置,使用型号为G4.2-0.9/350-4型330MW50%BFPT汽轮机驱动,给水泵润滑油系统由小汽轮机供油装置集中供油,现各机组自调试投运以来,汽泵轴承润滑油温度偏高,Z高达到51℃,经查阅汽泵厂家说明书要求轴承润滑油温度在43-48℃之间,事故状态下润滑油温度为43-60℃,针对此异常参数,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
  汽泵轴承润滑油温度偏高的原因:经对照就地各机组汽泵轴承润滑油温度表与微机内基本一致,利用红外测温仪对就地各汽泵轴承进油管道进行测温发现,与微机内汽泵轴承润滑油进油温度基本一致,可排除由热工表计指示方面原因造成的温度偏高。
  对各机组汽泵润滑油冷油器油温调节阀进行排查,现在各机组汽泵轴承润滑油冷油器油温调节阀均在全开位置,开启小机冷油器调节阀旁路门,汽泵润滑油温度无明显变化,通过对#2机停运后调节阀进行检查不存在卡涩问题,故排除冷却水量不足造成的润滑油温度偏高的情况。通过#2机停运后对2-2小机冷油器切换至备用运行,对运行冷油器进行清理,对板式换热器换热片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堵塞情况,排除运行中因冷油器脏污堵塞造成冷油器油温升高。
  对小机油箱系统进行检查发现,小机润滑油冷油器出口经过滤油器后进入油箱,然后从出口母管到12.6米汽泵轴承,故不排除润滑油经冷油器冷却后进入油箱后加热润滑油温,需利用停运机会进行改造观察效果。
  对小机润滑油冷油器冷却情况进行检查,对照就地各小机冷油器进出口油温表计与微机内基本保持一致,故排除就地表计指示不准的情况,对就地小机冷却系统进行检查,小机润滑油经主油泵出口一路进入冷油器,另一路通过温控阀直接与冷油器出口连接后进入滤油器,若温控阀调节不灵敏将造成冷油器短路的情况,现以#2机2-2小机冷油器为例,对就地小机冷油器冷却情况进行排查。2-2小机冷油器进口管道温度54.7℃,冷油器出口管道为40.5℃,但滤油器进口管道为49.9℃(见附图),判断为冷油器未起到冷却作用,润滑油大部分从冷油器出口温控阀短路,只有小部分进入冷油器,故判断小机润滑油冷油器温控阀存在调节不灵敏的问题导致润滑油温升高。
  经查阅温控阀说明书,温控阀安装在冷油器出口后的润滑油管路上,以维持润滑油出口温度的稳定,保持在43℃左右,温控阀控制温度范围为43±2℃,故温控阀调节不灵敏使润滑油大部分直接经温控阀进入滤油器是造成汽泵润滑油温度偏高的直接原因。需利用停运机会对温控阀进行检查,保证汽泵润滑油温在正常范围内。
  附图:

(来源:鹰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