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岭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实用造纸行业烘缸轴承位磨损修复方法大比拼

2018-05-03

福世蓝
  【摘 要】:本文对于造纸行业的烘缸轴承位磨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多个针对烘缸轴承位进行现场修复的技术解决方案;并针对烘缸在生产运行中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下对于福世蓝产品的耐受性、技术的可靠性、修复后的使用周期、性价分析等进行了综合评估。
  【关键词】:烘缸、轴承位磨损、纸机、现场修复、传动部位磨损、轴径磨损
  一、设备简介
  烘缸是用铸铁制成的两端有盖的空心圆筒(见图1),由缸体及其两端的缸盖组成,外径多为1000~3000mm,在运转过程中,内通蒸汽将输送的纸张烘干烫光。造纸机用铸铁烘缸是用作纸张干燥的关键部件——属于Ⅰ类压力容器。铸铁烘缸的数量约占造纸行业压力容器总数的2/3。制造烘缸的材料一般多为HT200、HT250。在制造质量上要求严格,不许有穿透和过大的砂眼,为了增加纸面光滑度,要求把烘缸外表面磨光并把内表面镟光,使整个烘缸壁保持厚薄一致,以保证烘缸的安全、平衡和各处传热均匀。烘缸的作用是用来烘干纸页中的水分,整饰纸面。是造纸生产中Z为关键的核心部位。
  二、现场情况说明
  该造纸企业在正常生产中因3#烘缸传动侧轴承位出现磨损问题造成意外停机,该烘缸轴承位φ170mm、轴承型号为22236、轴承与轴的配合方式为紧定套配合、单边磨损量Z大处为15mm。
  三、设备问题分析
  烘缸所用轴承为双列调心滚子轴承,轴承与轴的配合方式一般有退卸套、紧定套和锥轴配合。烘缸轴承位工作温度高,传动侧通过蒸汽,在正常生产运行中轴承处在密封环境中正常运行温度在80℃以上,轴承的各个构件都会因此受热膨胀,所以在运行过程中轴承的径向游隙尺寸比常规下理论游隙更大,更容易使物料侵入附着,由于物料侵入原因容易造成滚柱表面与滚道出现疲劳接触,造成轴承滚柱运行阻力增大,使滚柱表面出现小麻点或坑状剥落,而剥落的金属会附着在滚道表面上导致滚道表面粗糙化。另外由于烘缸轴承位运行环境苛刻,纸机烘干部在低速、重载、高温的条件容易发生粘着磨损,进而再次将滚道表面粗糙化。致使在生产运行中轴承内圈不断摩擦受热,导致内圈膨胀,与轴径表面出现配合间隙,若不及时处理更换轴承势必会造成轴承内圈与轴出现相对运动进而造成磨损。
  四、烘缸轴承位修复工艺综合比较
  对于不同造纸企业针对烘缸轴承位磨损修复方法主要有:喷涂、刷镀、堆焊、福世蓝高分子复合材料修复四种方式。对此我们对于四种修复方法做一简单对比如下表:
  由于以上所述的几种传统的修复工艺修复时间较长且不具备经济优势,因此选用福世蓝修复工艺进行修复。由于此处磨损量较大,若只使用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堆敷,由于复合材料未固化前的流动性,很难一次性将材料堆敷至单边15mm的厚度,必须分多次将材料涂抹至相应厚度后再使用模具进行精度恢复。因此为了缩短停机时间、减少材料涂抹次数,我们首先根据磨损的轴承位高点尺寸加工厚度为8mm的轴套(见图2),然后使用材料将轴套粘至修复部位,用销钉将轴套固定至轴上,Z后再轴套上涂抹材料装配模具(见图3)进行尺寸精度恢复。
  五、现场修复过程
  1、修复工艺
  1)按照图纸要求及现场实测尺寸,加工模具及轴套;
  2)表面烤油处理,然后打磨,露出金属光泽;
  3)装配轴套并用铁丝绑扎在轴套的固定槽里固定轴套;
  4)按照轴套销孔位置在轴的对应位置钻孔;
  5)拆卸轴套;
  6)按照比例调和2211F金属修复材料并涂抹至磨损部位;
  7)装配轴套、及固定销;
  8)打磨轴套,粗化表面;
  9)模具内孔刷涂脱模剂;
  10)再次按照比例调和2211F金属修复材料,涂抹至轴套后装配模具;
  11)等待材料固化;
  12)材料固化完成后修磨修复表面;
  13)再次涂抹材料装配紧定套、轴承;
  2、应用图片信息:
  六、结语
  针对各种设备的损坏,福世蓝公司通过十几年的应用,积累并创新了大量的现场应用技术手段。采用上述方法修复的烘缸轴承位磨损问题,较传统修复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实施等特点,经过实践检验,修复后的烘缸轴承位能达到一个很长的使用寿命。通过后期的应用效果跟踪与传统工艺相比较后得出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很好的应用在各类的传动部位磨损问题上,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停机时间,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